天府国际机场
(资料图片)
物畅其流、货如轮转,是城市繁盛的标志。
“速度经济”时代,能够高效实现“点对点”航线连接的机场,被视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机场所在的城市,也因与全球货流、人流、信息流、服务流快速而精准地连接,得以成为全球经济系统的中枢或组织节点。
放眼近年我国航空枢纽版图布局,来自成渝“第四极”的重要新兴力量——天府国际机场无疑是极其亮眼的存在。
2021年6月27日,作为我国“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运输机场,天府国际机场正式通航投运,成都随之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我国内地第三座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
通航两年来,这个备受瞩目的年轻机场历经疫情期间的“高难度开局”,在通航第二年成功迈入千万级机场序列、跻身全国前十,再到如今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凭借不断刷新的通航“成绩单”走出艰难而有力的上扬曲线。
与此同时,天府国际机场所在的成都东部新区,亦在将链接全球的“流量”转化为区域发展的“留量”过程中酝酿突破。一场城市与机场共生共荣、助力内陆新城做强“国际门户枢纽”的全新实践正快马向前。
做大枢纽“流量”
作为城市重要的“流量入口”,一座新机场诞生,往往将带来实实在在的人气、商机和活力。
天府国际机场
然而,作为为数不多在新冠疫情期间“起飞”的超大型机场,天府国际机场的投用曾一度令业界担忧:受疫情影响,即便发展成熟的国际机场也面临客流量下滑的困境,在这时将资源投向距离市区更远、尚未“聚拢人气”的新机场,本身就是一场冒险。
颇为难得的是,“高难度开局”之后,是接连不断的自我突破。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天府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已超3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超16万吨。其中今年1-4月,旅客吞吐量达1209.2万人次、排名进一步跃升至全国第8位,货邮吞吐量4.5万吨、同比增长101%;
目前,机场驻场国内航司33家,开通国内航线269条、航线通达性全国第3,国际地区航线恢复至34条,航线数量居全国第4。
按照规划,到2025年,天府国际机场将实现40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70万吨货运吞吐量。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背景下,“流量”显然是观察一座城市经济要素畅通程度的重要指标。但若将目光放在城市与机场“命运共同体”的长远发展来看,做大“流量”仅仅是第一步。
如民航资深专家李晓津所言,“交通枢纽”已逐渐从传统的“运输枢纽”迈向“价值枢纽”。换言之,作为“枢纽”的天府国际机场,在承担运输功能之外,更应该成为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放眼全球,不乏通过枢纽型国际机场带动城市发展的成功案例。李晓津举例分析,比如原本规模不大,发展空间有限的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当地围绕机场做文章,在周边地区吸引大量跨国公司欧洲总部,直接带动了周边区域发展,经济活跃程度也明显提升。
天府国际机场通关出境旅客
就成都东部新区而言,李晓津认为,应注重将交通枢纽与经济枢纽相融合,充分发挥枢纽特点,把“流量”变为“留量”。
落到具体实践中,如何把规模可观的过境人流、货流真正转化为产业流、资金流,进而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这正是这座空港新城面临的重要考验。
用成都东部新区航空和口岸经济局相关负责人的话说,“眼下最关键的,是要想方设法把产业和人留下来”。
集聚产业“势能”
根据民航业界流传的“1:8效应”:办好一个机场,就像开启一扇大门,随之而来的人流、资金和信息,将推动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机场的投入产出比可以高达1:8。
其背后折射的,是临空经济对于撬动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显著成效。
成都东部新区城市核心区 图片来源:郭磊 摄
“借鉴临空圈层模型,成都东部新区正加快建设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上述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天府国际机场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区逐渐成型起势,有望改变成都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技术链、人才和要素配置的枢纽能级位势,进而全面激活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
根据今年1月四川省发改委印发的《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建设方案》,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将按照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核心枢纽、临空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向西向南开放窗口、现代化空港新城四大定位,以临空制造业和临空服务业协调发展为重点,以全面对外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全力打造临空经济区新样板。
其中,15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将构建“一核四区”空间发展格局:“一核”即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四区”为航空物流与口岸贸易区、临空高端制造业区、临空现代服务业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区。
未来医学城
在李晓津看来,能否更好利用机场开放优势促进成都东部新区的谋局与发展,一个关键在于招商与规划的紧密结合。这一点也能在当地实践中得到印证。
据介绍,在成都天府临空经济核心区,当地进一步规划面积9.3平方公里的国际空港经济区(东部新区片区),并初步构建了航空物流、航空维修制造、临空消费产业集群发展体系。
围绕三大产业集群,一批高能级项目储备已经就绪——目前已实施和储备项目共67个,总投资达780亿元。其中,航空物流投资规模居首,现已实施和储备项目20个,总投资超400亿元。
在上述负责人看来,打造航空物流与口岸贸易区、提升枢纽辐射能力是“基础”,更是优势所在。
2022年11月,成都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纳入2022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重磅利好落子,航空物流供应链产业在成都东部新区加快集聚,其中,海晨、丰树等11个项目加快动工建设,天府国际智慧物流供应链产业社区、天府机场综合能源站、普洛斯等产业化项目将于今年内投产运营。
激活新城“人气”
按照约翰•卡萨达航空大都市理论的设想,“航空大都市”作为在枢纽机场周围形成的城市,是一种以机场为发展基础和引擎的新型城市——当机场可以打破其边界限制,与周边地区进行连接时,机场便开始向外扩散。机场与城市连接得越紧密、越协调,它就越向航空大都市的方向发展,直到机场与城市彼此融合、互为一体。
西部金融创新中心
其中,空港、产业、城市和人,缺一不可。
一个典型案例是位于天府国际空港新城核心区的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该示范区是由中国民航局与四川省政府联合共建的全国首个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也是目前国内单项投资最大、设计标准最高的民航科技项目。
按照规划,该项目一期工程计划建设民航交通流技术研究、航空电信技术研究等16个研究中心,1个民航科技创新示范验证中心,科研用房总建筑面积62.62万平方米,能够满足5800名科研人员使用需求。
按照计划,民航二所年内将搬到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办公,这也是成都东部新区继航司、高校等上千人规模入驻的大型单位之一。在成都东部新区航空和口岸经济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其在推动提升产业势能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助力新区吸纳人才资源、凝聚城市活力。
民航二所项目群
进一步看,要真正将枢纽“流量”转化为发展的“留量”,还需要更精准的政策和足够吸引人的环境。
据介绍,在对标北京大兴、上海虹桥、新加坡樟宜等先进城市发展经验基础上,成都东部新区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研究出台《关于支持航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旨在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政策扶持,加快市场主体培育、新兴业态聚集,以政策环境优势吸引更多高端资源和优秀企业。
除了政策配套,包括四川大学华西东部医院、成都石室东部新区实验学校、成都七中东部学校等在内的高品质生活服务配套,将高标准满足新区居民的教育、医疗、办公、消费等综合需求。
从空港的发展、“天上”和“地上”基础设施的完善,到后续产业的培育发展、营商环境的完善,再到产城一体……中国城市临空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临空国际技术研究院院长马剑分析指出,这也可以理解为港产城一体化的渐进过程。
人随产业和项目而来,城市则因人而充满活力。“在这方面,成都东部新区已经做了相关规划。”在马剑看来,从其发展定位与目前所具备的区位优势看,这座新城将迎来人口的正向增加。
在此过程中,如何真正利用好国际航空枢纽优势,持续导入和吸引高端生产要素、人才资源等,更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进而带动周边更大区域发展,仍是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2元女装批发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 广告投放 | 招贤纳士| 增值服务| 使用条款 | 用户反馈
服务电话:180151838 QQ客服: E-mail: 3 392 950@qq.com
声明: 迅捷汽车网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之,我站将第一时间内删除 !
未经迅捷汽车网许可,禁止建立迅捷汽车网镜像,禁止抄袭迅捷汽车网数据。欢迎许可转载,注明出处!
Copyright©2010 - 2018 auto.xjche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迅捷汽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2016517号-9
版权所有 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