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为我们深化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职业院校必须深刻把握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任务,认真做好顶层设计,放眼全局、着眼现实,既重特色又补短板,既抓创新又打基础,精准发力,稳扎稳打,力争在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中脱颖而出。要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精心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重点要把握好以下“五个着力点”:
一是着力加强党建和思政工作。充分发挥党委在学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将党建与学校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和“大党建、大思政”理念,抓牢意识形态工作,全面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做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同向而行。聚焦思政课程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内政治生活、专门队伍建设等重点领域,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动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共生,让党建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到一起,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学校各方积极参与的大党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二是着力发挥育人育才合力。倡导“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德育成为每一位教职工的使命和职责,使得“三全育人”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领域和各环节。以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从体制机制完善、项目带动引领、队伍配齐建强、组织条件保障等方面系统构建育人体系,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筑牢坚实基础,把牢坚定航向。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
三是着力培养高水平的工匠人才。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我们要围绕这个根本任务,对照“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完善“思政教育+技能教育”的“课程思政”培养模式,围绕培养具备爱国敬业、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完善包含思想道德、人文素质、职业素养、专业能力、能力素质拓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完善将思政教育、创新精神、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教学的专业课程教学标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同时加快实施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建立健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开发建立技术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培养标准,深化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着力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四是着力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落实《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高校要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加强教师的思想引领,增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着力培养教师队伍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创新意识。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考核制度,完善有利于激励教师潜心人才培养的评价激励。分类实施“教师素养培育计划、领军人才引聘计划、名师大师培育计划、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实训教师队伍激励计划、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行业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等“七大计划”,有针对性地重点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探索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准入、任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建立新教师为期1年的教育见习和为期3年的企业实践制度。
五是着力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要结合学校的专业布局,按照专业对接产业的要求,加强科研、社会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教职员工参与科研、技术服务的激励机制,深化产学研融合,大力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鼓励二级学院(系部)与企业建立联合研发中心,建立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共同进行科技攻关,共享成果收益。还可结合更多技术特色鲜明的企业,共建产业学院,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构建动态的教学团队专家库,组建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产品开发中心。加强行业急需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研发应用,与行业企业协同研究共同攻克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不断增强服务、引领行业产业创新发展的能力。瞄准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开展技术研究、咨询和横向技术服务。
作者: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陈亚琴
关键词:
2元女装批发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 广告投放 | 招贤纳士| 增值服务| 使用条款 | 用户反馈
服务电话:180151838 QQ客服: E-mail: 3 392 950@qq.com
声明: 迅捷汽车网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之,我站将第一时间内删除 !
未经迅捷汽车网许可,禁止建立迅捷汽车网镜像,禁止抄袭迅捷汽车网数据。欢迎许可转载,注明出处!
Copyright©2010 - 2018 auto.xjche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迅捷汽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2016517号-9
版权所有 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