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中国宣城网»资讯中心 > 热点 >

周自河:以刀代笔的“堆木画”掌门人

来源:中国宣城网 编辑: JH651 更新时间: 2017-12-07 10:31:25

随手可得的一块木质薄片,普通人不会太在意,但宣州区溪口镇吕辉村65岁的村民周自河却视为珍宝。经过他的巧手,这些寻常的小木片,一层一层的堆叠在一起,极富意境的山水画、美丽端庄的古代仕女、灵动奇趣的百鸟便一一呈现……

    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让周自河成了宣州区堆木画的“掌门人”,而他的这项制作技艺也于近日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2月3日,记者来到了吕辉村东方红村民组,远远地就看到周自河在家门口手持刻刀,带着一副黑色边框的老花镜,坐在小木头板凳上,躬下身去,对着一块块木头仔细研究,认真敲打、雕刻。

    “30年前,机缘巧合下我认识了酷爱堆木画的一位老人,看到他布满老茧的双手,雕起木画来却上下翻飞、极其灵活。普通的木片,摇身一变,竟然成了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我惊讶极了。”周自河回忆说,当时他就被深深地吸引,于是开始了拜师学艺的过程。

    年轻时,为了学习雕刻技术,他常常白天干农活,夜晚就到师父家里去求学。经常为了一片木片的叠加位置、雕刻手法而整夜整夜地钻研。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周自河的作品越来越有名气,而这项传统的、鲜为人知的制作技艺也开始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在周自河家中,除了摆满的各种堆木画的成品、半成品,还有各类雕刻、美学等书籍。“堆木画想要美观,除了要有耐心、细心之外,设计是关键。而名家的作品、书籍、图片都是很好的老师。”他一边拿起刚完成的《群牛奋进》图,一边介绍。所有作品,都要先用手工在纸上绘制出大样,再依据样子进行堆木和雕刻,过程中必须时刻谨慎,稍不注意刻坏了一点,这一整块木板就报废了。奔跑的牛儿的各种形态既要体现,又要有足够的面积用于精雕细刻展示细节。这样一幅长约1.5米,宽60厘米的《奋进图》,需要潜心三个月才能完成。

    记者注意到,周自河的手上有不少深浅不一的刀疤,但他却并不在意。在他眼里,制作堆木画每天都在和刀具打交道,被刀具伤到在所难免。记者发现,他的雕刻工具有近百种,仅凿的工具就有圆凿、方凿、十字凿等十几种。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利用机械设备完成雕刻,但周自河却始终坚持手工堆木、手工雕刻。“手艺人讲究一刀一笔都要挖空心思,做的是艺术品,守护的是传统。”他告诉记者,只要刻刀不生锈,这份指尖艺术就不会在他手里停下。

关键词: 掌门人 周自河

宣城生活网介绍  广告服务  保护隐私权  免责条款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宣城生活网导航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宣城生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08-2020 life.xuanwww.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举报邮箱:4352 271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