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中国宣城网»资讯中心 > 话题 >

人大食堂的“爆款网红菜”线上线下“参与感”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 JH651 更新时间: 2018-03-30 15:47:57

“终于吃到了‘网红’青团!”配上图片,点击发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一名研究生写下这样一条朋友圈,加入了校园食堂“打卡”的大队伍。

在清明节前夕,人民大学北区食堂制作的青团再次“火了”,平均每天就能卖出2000个。在互联网上,来自校内外的网友纷纷转发、评论相关消息,直言“想吃”。3月26日,人大后勤集团还推出了青团礼盒套装,在线上线下一起售卖。

事实上,青团不是人大食堂制作的唯一“网红菜”。同样大名鼎鼎的,还有东区食堂的南瓜面包、中区食堂的年货礼盒、西区食堂比脸还大的山东枣馒头、北区食堂的重阳糕等10多种食品。

大学食堂为什么能源源不断做出“爆款网红菜”?这些“网红菜”是如何出炉的?当食堂味道遇上大数据、互联网,又能产生什么样的火花?

线上线下的“参与感”

提起王祚荣和宋大我,很多人民大学的学生都认识。

在线下,王祚荣是人大北区食堂的主任。每当吃饭的高峰期,总能看见他穿梭在学生中搜集评价。在线上,他也是位有些小名气的“网红”,自从开了微博,他就频繁地和学生互动,讨论食堂又有什么好吃的,他还出过一本名为《人大味道》的书。

原本,北区食堂的一楼只有普通的“大锅饭”,王祚荣发现这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打定主意开设了江南风味窗口,主打蟹黄汤包。没多久,有学生专门跑去他微博留言,“咱们能不能也做点儿青团?”

建议很快被采纳。王祚荣带着食堂的大师傅反复研究了好几轮,去年清明节前,北区食堂一楼推出了这种江浙风味的小吃,大卖20多天。因为全部是现场包、现场蒸,排队等候的学生常常要从窗口站到食堂的大门口。

目前,这款“网红青团”有两种馅儿:蛋黄肉松和松仁豆沙。为了保证品质,王祚荣和师傅们没有选市场里真空包装的蛋黄,而是从咸鸭蛋里现场掏蛋黄;为了调剂豆沙的腻,他们在其中加了金桔碎和松子,调配出一股酸酸甜甜的香味儿。

如果说青团的“爆红”是个意外,那么这一年里,人大食堂里和青团一样陆续火起来的其他美食,证明了这并非只是偶然。

同样是“微博红人”的宋大我,曾是人大调查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这名人民大学的副教授评价自己“热爱美食,热爱生活”,从教学一线调任学校后勤集团总经理后,他开始“折腾”了。

“温馨人大”是人大后勤的官方微信,也是人大学生关注度最高的微信公众号,为了提升食堂的服务能力,他们在上面发布了不少有关校园美食的消息,比如新出的菜品、预定试吃活动等。

前不久,后勤集团还在微信号上发起了“食堂铁粉团”。铁粉团的学生可以深度参与食堂新菜推介、菜品推介和菜肴品鉴环节,同时享受VIP待遇,参加烹饪示范课和实操课。后勤集团还不定期面向“铁粉”举办烹饪工艺讲座并进行菜肴制作现场演示;开展烹饪实操课或组织“铁粉”进行烹饪技能比赛。

这些学生的意见可以左右食堂的菜品标准。宋大我希望,加入的学生不是浅尝辄止的“食堂游客”,而是真正有见地了解食堂的“资深吃货”。他们对“铁粉”的筛选标准是:每学期参与8次校园美食活动,同时还要“打卡”,发朋友圈集齐18个“赞”。

“很多时候,美食就是聊出来的。”宋大我表示,食堂和学生应该打破距离,利用各种渠道多进行交流。如今,他们在微信推送的文章里展示新品,也一一披露“网红菜”的制作环节。

宋大我慢慢发现,很多学生即使没吃到新的食品,也会为食堂“点赞”。已经毕业的校友似乎也远程感受到校园食堂带来的幸福感,还有不少外校人通过这扇窗口知道了人大的“网红菜”。

关键词: 食堂

宣城生活网介绍  广告服务  保护隐私权  免责条款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宣城生活网导航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宣城生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08-2020 life.xuanwww.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举报邮箱:4352 271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