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中国宣城网»资讯中心 > 万象 >

安徽宣城有群民间公益普法人

来源:法制日报  编辑: JH651 更新时间: 2018-01-18 10:06:35

近年来,安徽省宣城市司法局持续深化法治文化建设,在组织开展学法、送法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发掘、培养社会各界爱好文艺、热心法律事业的民间艺人,鼓励他们创作、编排各类普法文艺作品,深入参与到法治宣传工作中

“我会坚持出普法墙报,直到我停止呼吸的那一天。”

这是安徽省宣城市查济村84岁老人葛彬对公益普法事业令人动容的坚守,也是他早在18年前爬梯子、贴墙报时,在心中默默向村民立下的“终身约定”。

葛彬是宣城民间公益普法群体中的一员。近年来,安徽省宣城市司法局持续深化法治文化建设,在组织开展学法、送法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发掘、培养社会各界爱好文艺、热心法律事业的民间艺人,鼓励他们创作、编排各类普法文艺作品,深入参与到法治宣传工作中。在民间普法志愿者名单上,涌现出许多像葛彬一样默默奉献的普法人物和感人至深的普法故事。

84岁农民自办普法墙报18年

在安徽省宣城市查济村村口的墙面上,有一块三四米长的宣传栏。每月总有一天,人们都会见到一位老人踩着竹梯在这里贴墙报。这一张张墙报上,写满了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还用彩色颜料标注出了“重点内容”,既好看,又醒目。

办“墙报”的老人,就是查济村村民葛彬。这件起初让村民“看不懂”的事,他一做就是18年。

葛彬告诉记者,之所以会想到办“普法墙报”是因为一次劝和的经历。“2000年的一天,我们村子里有两名妇女在街上吵架,周围来来往往好多游客都在看。虽然我去把她们给劝好了,但是一想,问题还是存在——村民不懂法,不会用法律方法解决问题。”

考虑到查济村是旅游胜地,村民如果不懂法、不会用法,会影响当地旅游业发展和旅游景区形象。于是,葛彬找到村委会,“要来了”村口一面墙,义务办起了普法墙报,为村民们普及法律知识。

葛彬的墙报内容大多是源于报纸、电视新闻和法律书籍,选题都是涉及婚姻家庭、劳动用工、土地征收等村民可能遇到的身边事。有时,村里出了矛盾纠纷,葛彬也会将其编写成法律小故事,给村民说说其中的法理。因为墙报既生动又实用,深受当地村民喜爱。渐渐地,就连周边村子的村民也会等着“出报日”,一睹最新鲜的法律资讯。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只有小学文化,但这不影响我学习法律。人人都可以学法、用法、普法,做到懂法、守法、尊法。”葛彬说,随着法律知识的积累,自己还给村民做起了“法律顾问”。

有一次,村里一对夫妻闹离婚,找到葛彬帮忙解决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葛彬一看,两人的婚姻问题出在异地打工聚少离多上,夫妻感情并未破裂。于是,葛彬建议两人回去冷静冷静,尽量去同城打工,过年回来再去民政局协议离婚,协议不成可以起诉至法院。结果,夫妻俩重归于好,再也没提离婚的事。

在过去的18年里,葛彬的墙报风雨无阻,从未间断。2004年4月26日,他的小女儿在外地遭遇车祸不幸身亡,他得知消息赶过去,只待了一天就回到家中,制作好下个月的墙报,按时张贴了出来。

“我心里痛得很,抹一把泪,写一行字,但是不出不行,这是我跟村民的承诺,我不能言而无信。”葛彬动情地说,自己已经老了,不知道“办报”还能坚持多久。好在如今带了“徒弟”,可以将这份承诺一直坚守下去,让法律在那面普法墙上熠熠生辉。

“退休团长”带队演绎普法戏剧

10多年前,宣城市民俞德忠从企业退休,按照他的计划,本来是去外地投靠子女,再干一番事业。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他没能走成。

原来,宣城市宣州区阳德社区当时有不少中老年人聚在一起组织文艺活动,但苦于没有经验丰富的牵头人,活动策划、编排总是不顺利。当得知俞德忠退休了,之前他在企业里搞活动又是一把好手,于是大伙纷纷拉他入伙当领头人。俞德忠了解情况后,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并萌生了把大伙组织起来成立艺术团的想法。考虑到艺术要有丰富多样的形式,更要有实实在在、服务群众的内容,艺术团的定位从最初编排一般的老年节目,转向了以法治宣传为主。

2007年9月10日,“阳德之声”普法艺术团经市文化局批准成立,成为宣州区第一支民间骨干法治文艺队伍,由俞德忠担任艺术团团长。

“我们文艺演出的内容都和普法有关,取材自群众现实生活,有观赏性,也有代入感。”说起团里的节目,俞德忠如数家珍,“像普法花鼓戏《王婆卖瓜》讲的就是王婆到城里随地摆摊卖瓜的故事。执法人员赶到后,向王婆解释了法律规定,还帮助她到固定地点卖西瓜。还有花鼓戏《审鱼》讲了小工厂排放污水,导致村民鱼塘里的鱼被毒死,后来通过法律援助,村民得到了补偿款,小工厂也依法受到了处罚……”

“每一场文艺演出,都是一次普法。这些故事告诉大家,任何人都要遵纪守法,遇到问题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俞德忠说。

在俞德忠和团员的努力下,“阳德之声”普法艺术团的普法花鼓戏《王婆卖瓜》《审鱼》《“黄牛”事件》、黄梅戏《大山情缘》、大合唱《普法为了咱老百姓》、喜剧联唱《无偿献血无上光荣》、配音快板《廉洁奉法理应当》《普法宣传进万家》等,被带进了街道社区、乡镇村居,各类法治文化演出共计300多场。每次演出结束,观众都迟迟不愿散去,呼唤着演员返场,反响特别热烈。

组建艺术团以来,“阳德之声”的每场文艺演出都是义务的,俞德忠不仅没有收入,有的时候为了购置乐器等基础设备,还得自掏腰包。

“我有退休工资,儿女也都有工作,生活条件挺好的。能够办艺术团搞演出,我自己也受益匪浅,不仅学习到很多法律知识,还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俞德忠说。

如今,“阳德之声”普法艺术团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并走上了政府搭台、艺术团唱戏的路子。对于艺术团未来的发展,俞德忠充满信心和期待。

“80后”小伙将工作与普法融合

一天,快递员李明在网上发现了一家专门兜售快递单号、帮助淘宝店店主刷销量的公司,1张快递单可以卖到3角至5角钱。当得知平时自己毫不在意甚至可能无意间丢失的单子也能挣钱,李明开始利用各种机会收集快递单,并在不久后拿到了第一笔倒卖快递单的钱…….

这是宣城市“80后”小伙李海宝创作的普法故事《快递员之死》,讲述了快递员李明从倒卖快递单号开始,后来发展到联系网络卖家运送禁寄品、开办无证快递公司寄递毒品以收取高额提成,最后被警方抓获、家破人亡的故事。作品荣获了安徽省“法润江淮 共筑美好安徽”法制漫画、故事、微视频作品征集大赛一等奖,是李海宝的代表作之一。

李海宝的作品全都与快递行业有关。“因为我在宣城市邮政管理局工作,主要负责监管当地民营快递市场。日常工作中,我发现一些快递行业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比较薄弱,通过寄递渠道开展违法犯罪活动的现象也比较多,就想将这些问题通过艺术创作的形式写出来,希望起到警示作用。”

宣城市邮政管理局与当地司法局经常联合开展普法活动。如何让法律知识入脑入心,成为李海宝爱琢磨的事儿。“如果只是发放宣传手册,工作繁忙的快递员肯定没时间逐页翻看,这就要用最直观的方式把涉及快递行业的法律知识展示出来。要想传播效果好,还要与知识接受者的利益紧密相连。”李海宝说,于是,他和同事们创作了有关暴力分拣的普法漫画,编写了实名收寄顺口溜,贴在快递公司墙上。同时,他自己还将倒卖快递单信息、冒领快件谋利等受到严厉打击的不法行为,编成短小精悍的故事发表。

“下一步,我们准备每个月围绕一个热点开展法律宣传,并将创作的宣传单页贴在快递员的三轮车上。这样一来,每辆车都成了移动普法点。”李海宝说。(记者 范天娇)

关键词: 宣城 安徽 公益

宣城生活网介绍  广告服务  保护隐私权  免责条款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宣城生活网导航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宣城生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08-2020 life.xuanwww.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举报邮箱:4352 271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