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中国宣城网»专题 > 社会 >

泉州筑牢安全防线 深化平安水利建设

来源:人民网-社会频道 编辑: JH651 更新时间: 2018-01-02 11:09:08

平安是发展的基石。近年来,泉州市水利局以平安水利为目标,在加强综治工作的同时,立足水利实际,全面筑牢防汛抗旱安全线、城乡供水保障生命线、水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线和行业安全运行联防线,为推进泉州水利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双管齐下,筑牢防汛抗旱安全线

洪水来时有序应对,大旱力保最小损失。多年来,针对泉州市地处东南沿海,台风、暴雨、洪水、风暴潮、干旱灾害频繁且交替发生等情况,泉州市水利局坚持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并重,防汛抗旱除涝并举,防灾减灾整体能力不断提升。

筑屏障,以晋江防洪工程为重点,加快江海堤防建设;补短板,瞄准薄弱环节,持续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和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中心市区防洪(潮)标准达到50-100年一遇,县级城区防洪(潮)标准达到20年一遇,重要乡镇防洪(潮)标准达10-20年一遇,一般乡镇防洪(潮)标准达5-10年一遇。

在形成了以水库、堤防、蓄滞洪区为主体的防汛抗旱工程体系的基础上,泉州市逐步建立了视频会商和水雨情监测等科学决策支持系统和“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工作机制,形成了防汛抗旱预案体系,实现了全市1.08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雨情、重要防洪、水利工程、河道水情、沿海潮位、风情实现全面监控和科学调度。

2017年,面对 “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短时强降水频发;台风多发强度相对不强,有效降雨不足;持续高温江河来水偏少,水库蓄量下降;局部灾情较重”等情况,科学预判、精准应对,不仅成功防抗了10场暴雨洪水和7个台风的影响,最大程度减轻洪涝灾害损失,而且提前科学调度水资源,以山美水库为龙头,实行“日调节、旬调度、月调控”精细化调度,建立晋江西溪河道各水闸联合调度与通报机制,最大程度减少弃水,协调气象部门适时开展人工增雨,有力保障了全市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以民为本,筑牢城乡供水保障生命线

水是生命之泉。可在泉州这个以水为命的城市,水资源却总体偏少,全市实际可利用水资源不足4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167立方米,仅为全国的1/2和全省的1/3,沿海人口密集、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有300立方米,属国际上通称的“绝对贫水区”。为确保供水安全,泉州市坚持以七库连通工程为龙头,建设一批蓄水、引水、调水和城市应急水源工程,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形成以山美水库为主要水源、以龙门滩引水为补充、以各大中型水库为支撑、以金鸡拦河闸为分水枢纽、以南北渠和湄南工程为主要输水通道的沿海配供水网络体系,成功实现以全省8%的水资源量,养育了全省20%的人口,支撑了全省24%的经济总量。

与此同时,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供水全覆盖,因地制宜、科学推进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通过建设水源保护、取水工程标准化改造等项目,发展规模集中式供水,进一步提升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与供水保证率。2017年已投资4118万元,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46处,受益人口9.98万人;全市农村集中供水率已提升至88.1%,农村自来水普及率79.2%。

统筹兼顾,筑牢水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线

水利建设一头连着基本民生,一头连着未来发展。近年来,泉州市水利局在加快水利项目建设、补齐补强水利民生短板的同时,大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牢牢筑起水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线。

坚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红线约束,下达“十三五”期间市对县(市、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方案及“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出台2017年度市对县(市、区)的考核方案,以考促进,提升全市水资源管理水平,泉州市水资源管理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连续三年获得省政府考核优秀等次,同时编制《泉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报告》,为全市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2017年,泉州市水利局以推行河长制全面实施为龙头,将河长制工作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法制化、社会化、信息化”泉州版河长制;坚持因地制宜、因河施策、系统治理,统筹保护与发展、水上与岸上,着力解决河湖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泉州市河长制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获得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和省级领导的高度肯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泉州市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步伐不断加快:2017年已建设安全生态水系75公里;强化河道空间管控,划定晋江二、三级河道岸线及生态保护蓝线规划,全市已有35条河道、597公里纳入重点规划范围,为河道行洪安全、河流健康生命提供了有力保障;推进绿色水电发展,根据水能资源合理利用和河道水生态要求,逐步退出影响生态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的电站;结合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以河流为单位,通过增设生态泄流设施、加强下泄流量监控、加强梯级电站调度管理、建设厂坝间生态堰坝等措施,同步实施河流生态改造,修复电站下游减脱水河段生态,保障河流生态安全。

强化监管,筑牢行业安全运行联防线

质量安全生产重如泰山。泉州市水利局坚持问题导向,加大监管力度,持续推进水利质量安全生产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坚决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牢牢筑起行业安全运行联防线,在2016年度全省水利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和2016~2017年度全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工作考核中,名列第一。

警钟长鸣,安全生产常态化。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建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在建水利工程分级管控体系,狠抓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做深、做细、做实水利安全生产工作。2017年全市已出动技术人员4228人次,检查各类水利工程15805处,排查整改隐患623处。同时,通过知识竞赛、应急演练、警示教育等形式开展多元化宣教活动,在全国水利安全知识竞赛中名列全国地市水利局第16名、全省第一名,龙门滩引水工程管理处首创的闽南语安全歌曲获得水利部微新闻大赛一等奖。

健全体系,质量监管精细化。通过推行项目法人委托第三方开展全过程质量检测管理、监理单位履职评估、工程实体质量抽检、质量“飞检”等方式,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的质量监督与检测机制,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负总责、参建单位依法各负其责的质量管理体系。2017年,已开展监理单位履职评估60家次,抽检工程实体检测点325处、开展在建水利工程“飞检”活动115次。同时,采取聘请社会监督员、公开举报方式等措施,探索建立质量监管长效机制。

先行先试,工程监管信息化。在全省率先建成并应用水利工程质量监管平台、电子招标投标交易系统,实现水利工程质量安全动态监管,防控招投标风险。目前,全市各县(市、区)已全部采用电子交易模式,覆盖率达100%;全市已有10个县(市、区)通过质量监督办公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覆盖率达83.3%。同时,在全省率先建设水利工程信息信用平台,全面掌握全市水利工程项目人员、进度、质量、安全、投资、验收等基本信息,对市场主体行为进行信用评估,推动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累计采集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1237条。

站在新的起点上,泉州市水利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统筹推进城乡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水生态安全,为“五个泉州”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 泉州 水利建设 平安

宣城生活网介绍  广告服务  保护隐私权  免责条款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宣城生活网导航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宣城生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08-2020 life.xuanwww.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举报邮箱:4352 2718@qq.com